不能让假“打假”成为流量密码
时间:2025-04-01 03:24:02|栏目:科技新闻|点击: 次
作为揭露行业乱象、维护消费环境的重要节点,每年的“3·15”晚会备受消费者瞩目。而如今,“3·15”却成为部分营销号收割流量的密码。今年,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3·15红黑榜”,借“打假”之名吸引关注,掺杂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所谓的“红黑榜”多为真假混搭。一些营销号将陈年旧闻翻炒成“今年3·15曝光名单”,制造恐慌;或向企业收取“删黑榜”“上红榜”费用……实际上,“3·15”历年的新闻报道中,从来没有“红榜”一说,这不过是一些营销号利用公众对“3·15”的信任骗取关注。这种假曝光、真牟利的“榜单游戏”,不仅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更破坏了市场发展环境。
破解“假打”困局,需多方协作。社交平台算法偏好“标题党”和情绪化内容,吸睛醒目却真假难辨的“雷人雷语”往往更易破圈。对此,平台需完善信息审核机制,对标注“3·15”标签的内容进行事实核查,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恶意营销号实施限流、封号等处罚。
企业应及时、主动公开产品质量等信息,用事实重建公众信任。对所谓“经验帖”“总结帖”或网络榜单,消费者应保持审慎态度,交叉验证多方信源,避免被情绪化的表达影响个人判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
“3·15”的价值,在于用真相推动行业进步,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借“打假”收割流量,是对社会风气的破坏。守护真相才能守护消费信心,坚守“实事求是”的监督原则,才能让消费者权益保护真正服务于社会福祉。(樊楚楚)
[
责编:孔繁鑫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4-01 盗用他人直播内容销售劣质商品屡禁不止
- 04-01 山东移动打造全国首个5G+AI高标准轮胎质检体系
- 04-01 加速行业智能化 共筑解决方案竞争力 共赢时代
- 04-01 只上了五节课,难退费还背上“消费贷”
- 04-01 不能让假“打假”成为流量密码
- 03-31 【大国粮策】深海上的海鲜工厂:数字科技为蓝
- 03-31 华为发布智能协作IdeaHub 3系新品
- 03-31 TCL发布人脸猫眼锁新品及智能锁行业AI大模型
- 03-31 健全机制规范电商“全球购”
- 03-31 唤醒“沉睡账户” 保障财产安全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1-21 浙江联通科技创新大会暨合作伙伴大会启幕
- 01-21 第二批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发布
- 01-20 2025年科技向善创新节举办 探索AI与社会的拟合之
- 01-05网狐系列净销量和日销量统计脚本
- 01-05平台明细脚本
- 01-22 运用数字技术提高执法效率
- 01-22 推动算法透明化 共筑向上向善的数字未来
- 01-22 抖音将建立安全与信任中心 推进算法和平台治理
- 01-22 气象智慧服务保障浙江冰雪经济
- 01-21 数字消费机遇与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