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假“打假”成为流量密码
时间:2025-04-01 03:24:02|栏目:科技新闻|点击: 次
作为揭露行业乱象、维护消费环境的重要节点,每年的“3·15”晚会备受消费者瞩目。而如今,“3·15”却成为部分营销号收割流量的密码。今年,社交平台上出现不少“3·15红黑榜”,借“打假”之名吸引关注,掺杂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所谓的“红黑榜”多为真假混搭。一些营销号将陈年旧闻翻炒成“今年3·15曝光名单”,制造恐慌;或向企业收取“删黑榜”“上红榜”费用……实际上,“3·15”历年的新闻报道中,从来没有“红榜”一说,这不过是一些营销号利用公众对“3·15”的信任骗取关注。这种假曝光、真牟利的“榜单游戏”,不仅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更破坏了市场发展环境。
破解“假打”困局,需多方协作。社交平台算法偏好“标题党”和情绪化内容,吸睛醒目却真假难辨的“雷人雷语”往往更易破圈。对此,平台需完善信息审核机制,对标注“3·15”标签的内容进行事实核查,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恶意营销号实施限流、封号等处罚。
企业应及时、主动公开产品质量等信息,用事实重建公众信任。对所谓“经验帖”“总结帖”或网络榜单,消费者应保持审慎态度,交叉验证多方信源,避免被情绪化的表达影响个人判断。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实施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
“3·15”的价值,在于用真相推动行业进步,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消费环境。借“打假”收割流量,是对社会风气的破坏。守护真相才能守护消费信心,坚守“实事求是”的监督原则,才能让消费者权益保护真正服务于社会福祉。(樊楚楚)
[
责编:孔繁鑫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0-22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 10-22 加强权益保障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10-21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创新
- 10-21 用人工智能打开文旅新空间
- 10-20 让AI学会“安全遗忘
- 10-19 畅通“政校企”,打好AI素养培育组合拳
- 10-19 中国移动杨杰:把握数智时代机遇 合创AI+时代
- 10-18 中国移动发布无障碍通信解决方案 助力听障人
- 10-10网站站群制作专家
- 09-11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1-05网狐系列净销量和日销量统计脚本
- 01-22 推动算法透明化 共筑向上向善的数字未来
- 01-21 第二批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发布
- 01-21 浙江联通科技创新大会暨合作伙伴大会启幕
- 01-20 2025年科技向善创新节举办 探索AI与社会的拟合之
- 01-05平台明细脚本
- 01-05转账返现脚本
- 02-10 别让欢乐“炸”出意外,这份烟花爆竹燃放宝典
- 02-09 北京移动全球通多重权益相送 伴您温暖回家路
- 02-09 北京电信全力护航蛇年春节网络畅通
绵阳资源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