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链”何以领跑区块链市场
◎科技日报记者 崔 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月25日发布的《数字信任发展报告(2025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长安链”2024年区块链市场占有率位居国内第一。这是“长安链”连续第3年领跑相关市场。
《报告》显示,我国区块链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核心技术日趋成熟。“长安链”等一批具有前瞻性、原创性、引领性的区块链科技创新成果形成并实现落地转化。近5年,国产区块链产品的市场占比由36%提升至93%。“长安链”凭借扎实的技术优势、高效的性能表现、广泛的生态伙伴,连续3年市场使用率最高。
作为我国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持续支撑国家重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修炼内功”,增强服务重大战略的底气。自2021年初问世以来,“长安链”凭借优异的性能,支撑一批国家级和超大城市的关键领域数字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涵盖税务服务、可信数字身份、不动产、政务、能源、金融、国际贸易等多个领域。目前,“长安链”正在支撑打造国家区块链网络枢纽,服务数据要素安全可信高效流转。
在不动产领域,自然资源部运用“长安链”形成覆盖全国、跨层级、跨系统的不动产登记区块链,实现不动产登记和交易效能大幅提升;在社保领域,社保大数据服务信息通过“长安链”在企业、金融机构之间安全可信流通和共享,大幅提高企业融资效率,降低金融风险;在政务领域,各部门基于“长安链”实现各项业务数据可信链通,一网通办、一码通办等各类公共服务高效协同。
研发团队介绍,自问世以来,“长安链”不断迭代升级,目前已更新至第21个版本,持续产出一批关键技术。2024年,“长安链”团队成功研发全场景技术平台ChainBridge“链桥”,实现不同区块链之间数据互联互通;成功研发我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菩提”,全量支持数据要素流通各类场景,实现能用、好用。同时,“长安链”坚持开源开放,超过300万行源代码向公众开放下载。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提升,传统的社会分工协作模式已难以满足生产力发展需求。区块链技术凭借分布式、可追溯、难篡改等特点,可实现社会分工高效协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正加速推动区块链在国际贸易、金融支付结算等关键领域的布局,以应对技术爆炸带来的生产力变革。“长安链”等国产自主可控区块链为构建高效协同的新型生产关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0-22 中国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 10-22 加强权益保障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 10-21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创新
- 10-21 用人工智能打开文旅新空间
- 10-20 让AI学会“安全遗忘
- 10-19 畅通“政校企”,打好AI素养培育组合拳
- 10-19 中国移动杨杰:把握数智时代机遇 合创AI+时代
- 10-18 中国移动发布无障碍通信解决方案 助力听障人
- 10-10网站站群制作专家
- 09-11 机器人又学了哪些新本领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1-05网狐系列净销量和日销量统计脚本
- 01-22 推动算法透明化 共筑向上向善的数字未来
- 01-21 第二批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发布
- 01-21 浙江联通科技创新大会暨合作伙伴大会启幕
- 01-20 2025年科技向善创新节举办 探索AI与社会的拟合之
- 01-05平台明细脚本
- 01-05转账返现脚本
- 02-10 别让欢乐“炸”出意外,这份烟花爆竹燃放宝典
- 02-09 北京移动全球通多重权益相送 伴您温暖回家路
- 02-09 北京电信全力护航蛇年春节网络畅通
绵阳资源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