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京举办
网文内容
人民网北京7月24日电 (记者赵竹青)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等15家学术团体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7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旨在推动技术史与技术遗产研究,推进跨学科交流,开辟新的学术交流领域。
围绕传统工艺、计算机史、技术创新史、材料科学史等主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关晓武、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徐祖哲、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佩尔·赫格塞利乌斯、北京科技大学潜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晓岑分别做大会报告。
在工业化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如何对待传统手工艺的衰落和技艺消亡问题,是否保护?如何保护?关晓武表示,传统工艺创新发展面临着手工技艺僵化,产品创新度不够,与日常生产生活脱节,传承体系不健全,传承人群断代等挑战,同时也迎来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新技术的助推,以及国际方面可能出现的极大需求等,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徐祖哲谈到,“两弹一星”工程和计算机是紧密联接的。1956年制定的“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将计算机列入,“四项紧急措施”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成为四大“国之重器”之一。“两弹一星”工程是一个组织严密的系统工程,从设计、制造、发射、试验、测控、故障分析,形成一个科学的整体,计算机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佩尔·赫格塞利乌斯表示,1989-1991年之后,东欧绘制了清晰的资本主义蓝图,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蓝图影响到其创新体系的建设。对照近年中国创新体系崛起的经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创新是可能孕育成功的。在建设创新体系的过程中,大量非必要系统性部门的破坏,为独特的东欧创新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潜伟在报告中提到,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形成经历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一系列不同学科的发展、分化、重组和整合,在欧美通识教育和苏联式专才教育模式之间切换,其正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近四十年的历史;随着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的不断融合,学科内涵和所涉及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科专业知识体现出从宽广到细分又从细分到综合的规律。
李晓岑表示,活态传承是工艺传承的有效方式,它源于生活、贴近生活,本质上是获取直接经验,传递其技艺、历史和文化的核心价值。学校的培训教育主要是知识的传授,由于直接经验的削弱,民族文化和工艺传承都有所缺失,仅靠学校这一途径传承和培养是不够的。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传统工艺核心价值传承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不断加强传承人的培养,让他们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大会报告后,将进行传统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史与工业遗产、计算机史、物理学史与气象史、水利史与航运史、农业史与农业遗产、材料史与科技考古、科技创新史、军事技术史、科技传播史等专题分组报告。
据了解,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发端于2008年,每1至2年举办一次,最初名为“中国技术史论坛”,2018年更为现名。论坛旨在突破学科壁垒、增进交流,推动中国技术史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现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论坛还重视青年学者成长,并鼓励与国际学术单位或社团合作组织学术活动,邀请国外学者参与研究工作。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2023)》
栏 目:经济新闻
本文标题:第十届中国技术史与技术遗产论坛在京举办
本文地址:http://timescope.obkf.cn/jingjixinwen/228.html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17“一带一路”及RCEP“双轮”驱动吉林外贸增长
- 08-17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参
- 08-14N套棋牌游戏源码打包下载-共计127G
- 08-10全自动论坛群发工具[ 一键批量注册+一键批量发布] 现已添加1999个论坛
- 08-09홍콩/중국/미국 - 서버 임대는 실명 등록이 필요 없음/클라우드 서버 자가 구매
- 07-292025年新疆将扩大“国际朋友圈”
- 07-29(新春走基层)近500名建设者坚守一线 新建佛山
- 07-29深圳央企强制跟投致员工血本无归!8万本金仅拿回9000
- 07-29平陆运河首座跨线桥梁通车运行
- 07-29湖南落实税费优惠政策 为湘企发展保驾护航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1-20【图解】2024年盘点:数说科技创新亮点
- 01-19乘联会: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将超
- 01-18福建自贸区落地全国首个“绿色医疗器械保税维
- 01-20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码头工程主体结构完工
- 01-20《河南农业农村发展报告(2025)》发布 献策城乡
- 01-19吉林省全面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产业发展获新助力
- 01-02(乡村行·看振兴)返乡创业青年巧打“生态牌”
- 01-02中国高校创意人才用数字艺术对话千年陶瓷文化
- 01-02日本“粉丝”中国重逢 为大熊猫“明浜”庆生
- 01-02滑翔伞、热气球、边滑边拍……花式“解锁”阿